齐翁有入室诸艺何璨然周铁衡书画印艺术及其事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周铁衡(1903-1968) 周铁衡 1903年生于河北省冀县。父亲周樾溪为清末最后一科进士。八岁随父亲至安东上任来东北,寓居沈阳。十六岁拜东北名家邱烟云、北京齐白石成为入室弟子。二
周铁衡(1903-1968)
周铁衡
1903年生于河北省冀县。父亲周樾溪为清末最后一科进士。八岁随父亲至安东上任来东北,寓居沈阳。十六岁拜东北名家邱烟云、北京齐白石成为入室弟子。二十岁入南满医科大学,二十五岁留学日本九州大学,于西园寺公府上与郭沫若相识,成为终生挚友。三十岁始收藏清代货币,著有《清泉轶录》,收录祖币163种,母币74种,清钱中绝少者18种。三十六岁任奉天美术学会委员。1948年任东北文物处顾问。1950年为抗美援朝组织文物义卖,捐献文物123件予东北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55年作品参加全国第二届美展。1960年为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1963年任沈阳市文联副主席。1964年任辽宁省美协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
先师周公铁衡先生去世四十五个年头了。二十多年前,曾为先生举办过一个画展,并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册精美的《周铁衡作品选集》。那是拔乱反正后,对先生的第一次纪念。当时,我曾作了几首小诗写在集子后面,用以表达对先生的追怀与叹惋。其中一首是:“无端往事久朦胧,展拜遗编溯旧踪。最忆小南关外月,半聋堂上沐春风。”
五十多年前,经人指引、介绍,复经先生首肯,我鼓起勇气,带上画稿来到中街“天益堂”后院东厢房北屋(这里是先生坐诊的地方),叩开先生的门,呈上画稿,行了拜师之礼,从此,我成了“半聋楼”门下弟子。记得当时先生用钢笔为我改了画稿,讲了些花鸟取势,画幅的章法布局等,并强调了对实物的观察与写生,即所谓的“师造化”。进而问我读了那些书,临什么帖等。此后,便是到先生家去请教了。先生的家在小南门内西英里三号,门前有锯倒的一棵粗大的榆树。我经常坐在那里等先生下班回来,再同入家门。
那时,自己虽然很年轻,但关于先生的种种早已满耳。先生原籍河北冀县,出身世家,寄籍沈阳。是齐白石先生的得意门生,与李苦禅是同门,与郭沬若是挚友……先生于考古、诗书画印无不精能,其影响不仅限播于辽沈、东三省,关内乃至域外许多硕学名儒、著名艺术家与先生也多有往来等。
当时,我急于向先生学画,而先生却先教授我以诗文、古文字,而后才讲授绘画,并陆续为我讲授《石涛画语录》,直到完结。先生极重视学问修养,不止一次的告诫:“不能孤立地看待书画,书画是外在表象,是载体,一定要把学问涵泳其中。”我想,这大概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吧。先生的箴言,到今我一直奉行着。
今年,为纪念先生誔辰一百一十周年,先生哲嗣维新师棣本着“父作子述”的人子之道,倾尽全力拟为先生出版《半聋楼画集》。以先生的门墙桃李至今已寥若晨星,而我忝列其中,故属我弁言,我亦愿借此一展愚诚,以抒我崇敬怀念先生的情愫。
平心而论,出版本书的立意,成书的结构,作品的选择、版式的设计、文字的组成等都无不浸润着编者的心血。册中所刊录先生的画作,既是编者在目前所能寻找到的作品中反复遴选的精品,也是他近三十年来悉心收集整理的结果,成绩不可谓不大。设若没有坚定的信念,艰苦的努力,就不会有如此之精美的画集。这不仅是弥补维新师棣在先生殡天时不允许戴孝的憾事,以悃忱之心,对先生另外一种形式的祭奠,也是弘扬先生艺术与哲思的媒介。先生离我们而去已四十五个年头了,新生代的艺术工作者对先生的研究似有不多。这本画册的刊印,对于先生有与没有了解的学者、画家、绘画爱好者们及他的崇拜者都将会大有裨益的。
先生应是我国文人画史上最后的几位卓然不群的文人画家之一。陈师曾先生对文人画的界定是准确的,他说:“文人画要表达独立精神、个人思想与情感,以及个性之美。”其实,有不少自诩为文人画家的,都未必算是文人画家。因为文人画家最坚实的根基,是具备五车之富的学养。先生精通哲学、美学,通音律,善诗文,擅古琴理论及弹奏,深谙于小学、训诂,精金石、懂古货币,并精于收藏。凡此可见先生学养何止于五车!先生在一幅以松鼠为题的册页中有诗自嘲道:“雨后花开写乍晴,穿枝鼠到助诗成。龛中泥像微微笑,笑我多能误一生。”其时这未必不是自许。先生的每幅画作,都是将学养的主观寄托,幻化成意象,以随心所欲的笔墨,意想中的色像表达出超乎禅定的境象。可以说先生已将文人画推到了极致。
周铁衡为郭沫若治印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ykdxxbzzs.cn/qikandaodu/2021/041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