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里的“直播网红”——访医大一院急诊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急诊科的年轻医生,到留观病房24小时值守新冠患者的住院总医师;从身着隔离服奔赴武汉的辽宁医疗队队员,到方舱医院里科普直播60多场近200万人次收看的“网红”医生……33岁的中
从急诊科的年轻医生,到留观病房24小时值守新冠患者的住院总医师;从身着隔离服奔赴武汉的辽宁医疗队队员,到方舱医院里科普直播60多场近200万人次收看的“网红”医生……33岁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才权在去年里完成了多次角色转换。阳光、开朗的才权对记者说:“这一年,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患者的期许,也更清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每一个男儿都有一个英雄梦。经历了疫情,我才明白,每一个平凡的、有家国情怀的、热爱本职工作的普通人都是英雄。作为一名医生,这一年太多次被别人称为英雄,而我也越来越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百姓的期许。”——才权
坚守岗位24小时驻扎隔离病房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队伍里,1988年出生的才权医生绝对是个“小年轻”。“今年是我在医院的第九个年头,2012年硕士研究生阶段我在急诊科实习,毕业后我就留在了急诊科工作。”才权医生说。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医大一院急诊科始终保持开诊状态,为沈城急症患者“兜底”。而作为急诊科的青年医生,才权被调到了发热门诊,不久,又转战到了隔离病房。“我去武汉前,医院接诊的7名发热患者,包括首例确诊患者都由我作为他们的管床医生。”此时才权的身份是“住院总医师”,这个身份意味着他需要24小时驻扎在病房里,“当时我专门负责7名发热患者。”
此时,疫情刚刚发生,不论市民还是医生,对新冠肺炎都很陌生。“内心是会有恐惧,但绝对不在于疾病的致死率,而在于当时不确定疾病的传染性有多强。”才权解释说,由于当时没有试剂盒,人工检测的时间很长,对医生来讲风险很大。
在线解答200万人次观看直播
2020年2月3日,才权随驰援方舱医院的辽宁医疗队前往武汉。此时,方舱医院里有接近800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很多是老年人,他们的方言较重,相互沟通出现了一些障碍。为此,才权将负责的患者纳入微信群,统一解答有代表性的问题。“但是,这也满足不了患者的咨询需求。我就想用直播的方式来解答患者的问题。”才权说。
让这个年轻医生没想到的是,“小才医生”刚刚上线直播就火了。每次直播都有三万左右的观众观看,直播60多场,共有接近200万人次观看直播。其中,不仅有武汉当地的市民和患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观众。“其实,问题多的都是获取信息比较困难的中老年人。为此,我们的队员在查房的时候会搜集问题,在直播的时候进行解答。”才权解释说,“医大的教授团队就是我们的‘后援团'。”
顶住压力决不能成为防疫的漏洞
才权第一次穿上隔离服并不是在方舱医院。2017年的腊月二十九,自称“初出茅庐”的才权在急诊科碰到了一例“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后来确定为感染H7N9的患者。“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穿上隔离服上‘前线',这和以前读书的时候穿脱隔离服培训不同。”
“平时在隔离病房里工作并没有感觉到恐惧,而每次脱下防护服,都是我最担心的。我会想,会不会有暴露的情况,符不符合院感规范?这种恐慌并不是对是否患病的恐慌,而是一旦自己不慎感染后,会不会引起院内感染?坚决不能从我这里撕开防疫大局的口子!”才权说。
这种担心和恐惧不仅在隔离病房,在方舱医院才权也曾有过。“我们每次穿脱隔离服都会非常小心,如果一旦感染,不仅自己无法充当医疗力量,所有接触的医生、护士都会被隔离,还需要再派人手救援这些医护人员。实际上这种压力是一直有的——自己不能成为防疫的漏洞。这和自己感染是两种概念!”
从隔离病房到方舱医院,经历不同的抗“疫”历程,才权对记者说:“真心希望2021年告别疫情,也希望所有的市民能够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让自己成为传播链条上的一环。”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尚志文/文
主任记者李浩/摄
(责任编辑:冯庆洋)
来源: 沈阳日报
【来源:东北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ykdxxbzzs.cn/zonghexinwen/2021/0224/375.html